在加密行业从业的这几年中,笔者常常在与圈外人闲聊时遇到一种情况,即旁观者着实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对于Web3如此狂热?」虽然兴起的区块链技术、DeFi,甚至是NFT的热潮已经充斥在各大媒体之上,大家也不再像开始时对于这些名词很陌生,但仍没有办法理解行业人士对于这些产业的热情来自于哪里。不是说他们不了解这些技术本身或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Web3被圈内人视为「比互联网影响更深远的下一波革命」,但对圈外人来说,却看不到它的潜力在哪,或是实际上到底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常常讨论了半天,圈内人被视为“孤芳自赏”,而圈外人则被视为“对牛弹琴”。笔者追根究底的思考后,推论问题可能来自于没有过多讨论“为什么需要Web3”这一核心议题。本文将尝试回答这艰难的议题,即「到底Web3怎样能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就像一个新兴产品的出现,若产品旨在解决的问题并不是人们的痛点,那这个产品注定会失败;而身为挑战者,若解决的能力没有既有方案好,用户也绝对不会愿意采纳。接下来我们就从这样的角度论述,一起看看Web3的出现,解决了什么问题,与未来的展望。Web3:一套青出于蓝、极度高效的大规模协作系统
先讲结论,笔者认为Web3的出现,解决的就是人类发展史最古老的问题:「如何使人类的合作更有效率」,所谓文明的进步,其实就是一部人类逐渐提升合作效率的历史。更有效率的合作,将会为人类带来更进步的科技、更繁荣的社会、更理想的生活。
Web3人工智能平台Alive完成1200万美元机构融资:金色财经报道,作为NVIDIA Inception Program早期成员的Web3人工智能平台Alive已完成1200万美元机构融资,投资方信息暂未披露。该公司此前于3月16日完成了5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当时领投方为Myer Capita,参投方包括Space Capital、Main Sequence Ventures、Viola Ventures、SquarePeg、Pitango等。Alive还宣布推出人工智能节点计划“AI Node”,旨在通过Web3使人工智能更加民主化,节点持有者将有机会参与Alive的治理和决策过程,共同推动AI技术和应用的创新,据悉该计划将由30,000个Alive节点组成,预计将在6月下旬正式启动。(digitaljournal)[2023/6/8 21:22:36]
而Web3的出现,建构了一套比既有方案更加高效的人类协作模式,但是这要从何说起呢?这就要先从比特币的历史讲起:当时正值2008年次贷危机,因为中心化企业搞出来的一连串的全球金融问题、造成金融市场崩盘、全球金融恐慌,政府不得不出面挽救、而使所有人都被拖下水…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有鉴于中心化的权力腐败,因而创造出区块链技术,想要构建出一种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系统,以去除中心化主体作恶的风险。演变至今日,Web3最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二者:成功建构了一套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大规模协作系统。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权力集中的作恶风险;去信任化而仅以「契约」写定操作规则,提升了整体协作的效率。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若要完成大规模协作,一直以来受限于技术限制,不得不仰赖中心化体制的协调:人类从狩猎、到农耕部落社会,进而一步步的发展成国家,甚至是现在的全球化,可以看成是一部「合作」关系的历史。而这部「合作」的历史中,掌握权力关键的主体一直都是中心化机构。中心化的好处是调整应变的速度较快、反应更即时,但同时过大的权力也就提供了作恶的诱因,甚至是发展出如2008年全球性危机的风险。中心化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无可奈何」的元素。现在我们来谈谈「去信任化」及「契约化」的重要性。合作效率推进了人类历史,但物种间的合作并不是人类独有的产物,以演化基因最接近人类的黑猩猩而论,他们的社会也存在明显的合作模式,但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黑猩猩一生中最多只能深刻认识另外100多头黑猩猩,对他们而言,这就是他们所能信任、所能合作的对象;而人类不一样,人类发展出来的制度与文明,使我们就算不认识对方、不信任彼此,也能因为相信同一套制度理念,而完成大规模的协作。黑猩猩的合作奠基在「身份」关系,只有认识你是谁,才可能有信赖关系,进而合作;人类的合作奠基在「契约」关系,就算互不相识,只要相信的是同一套契约体制、制度规则,就能够彼此合作。这就是Web3的惊人之处。2008年比特币区块链的愿景,在此时的DeFi中已经达成初衷;人们通过去中心化钱包,仅是用无法代表身份的「钱包地址」,就能与智能合约互动,进行各种不同复杂的交易、金融活动甚至是现在多样化的NFT应用与操作。Web3的高明在于发明了一套无需信任就能大规模合作的体系,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契约化的构建出如今的生态。回到本文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Web3到底怎样能协助人类社会变得更好?且做得比目前既有方案更好?」答案就是「创造出了一套更有效率的协作系统」。Web3的去信任化和引入智能合约,实际上是比目前全球化的合作程度更近一步,不再受限于何时何地、甚至是何人,去信任化之下,只要符合智能合约的「契约」规则,人们就可以使用Web3完成更高效率的合作、共创产出。相较于Web2,Web3不但没有中心化作恶的风险,且拥有智能合约,以程序化控制契约而保证执行,最重要的是先天透明的链上数据与开源式代码,将产业生态的建立奠基在合作而非相互堆高竞争力护城河,大大增加了合作的效率与潜力。Web3现况:现实社会的不完美复制
中国香港前财政司司长:香港可通过Web3的参与来为全球社会服务:金色财经报道,中国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周三表示,虚拟经济对香港很重要,鼓励年轻一代积极主动通过Web3参与和技术采用。
曾俊华进一步阐述,他很欣赏Web3上的新商业模式,这是一个进行大规模、去中心化活动的平台,是基于Web2的基础基础设施。他希望人们能够从中受益。
然而,曾俊华也表示,由于加密货币的波动性,他仍然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建议公众在金融方面应采取保守的态度,并补充说加密货币与NFT在本质上会有所不同。[2022/8/10 12:15:41]
然而,实际上Web3这新兴的「协作系统」仍是不完美的,因为目前仅能复制现实社会中的部分商业应用。简单来说,Web3因只涵盖「契约」身份,但缺乏「关系」身份,因此在商业应用上有其先天局限,目前看到的过度金融化应用就源自于此。如上述所言,目前的Web3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自然是没有涵盖「关系」身份的体制。「关系」身份,简单来说,沿用上述黑猩猩的例子,因为知道你是谁、在哪里认识你和你有过什么互动、为人怎么样等等因素,通过认识你这个人的关系身份特征,再决定是否要与你进行互动。相较于「契约」只谈规则,「关系」却牵扯到个人特质,也涵盖了主观的判断。而目前Web3领域是只包含前者而缺乏后者的。那没有「关系」身份又造成了什么问题呢?这边就要引入另一个简化的金融体系模型,详见如下:我们可以将金融体系中的商业模式粗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性」、一类是「信用性」;计算性金融的定义是过程可重复、结果可检验,而信用性金融则不符合前者规范,是有加入人类主观认知判断的。
消息人士:a16z联合创始人或会因Web3投资冲突离开Meta董事会:3月25日消息,消息人士称,由于对Web3投资的利益冲突,a16z联合创始人Marc Andreessen可能会离开Meta (Facebook) 董事会。该消息人士表示:如果Andreessen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离开Meta,我不会感到惊讶,一位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Meta已经开始建设或收购多个与元宇宙、NFT、社交、金融、娱乐相关的web3项目,并指出这可能与a16z的“加密帝国”产生利益冲突。据悉,Marc Andreessen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Facebook的董事会任职。(Business Insider)[2022/3/25 14:17:32]
举例来说,最极端的计算性金融就是程序化交易,不论标的是期货、股票或债券,只要是预先用特定程序协定,遇到什么情况、就会怎么做,那就是「计算性」的代表。金融领域最常见的跨国汇款、交易支付,也都是这种「过程可重复、结果可检验」的计算性金融行为。而信用性金融的代表,最经典的就是「信用贷款」这样的无抵押贷款,与房贷、车贷这种有担保的抵押贷款不同。但在信用贷款时,决定借款与否,纯粹是根据贷款人的「个人信用」所做出的主观判断的;而「个人信用」怎么来的?来自于你的「关系」身份。银行在决定核发贷款时,会有一套风险算法,从你是谁、收入多少、存款多少、过去与银行往来行为等等因素,来决定风险程度;但这些「个人信用」算出来的风险只能大概推论出个人的还款能力,个人的还款意愿其实是完全无法预测的。因此在审批信用贷款时,是牵涉了银行主观的判断的:要核发多少金额、没有还款的风险多大、给定的利率多高等等。这种牵涉主观判断的「信用性」金融,在缺乏「关系」数据的层面下,是无法通过目前智能合约的方式,预先写出一套逻辑来处理核发信贷的流程的。由此推论,目前的Web3、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只是现实世界「部分」的复制,因只囊括了「契约」身份,却无法涵盖「关系」身份,因此在目前的链上DeFi中,是只能处理「计算性」的交易,而对「信用性」的交易无计可施。SBT:完善Web3的最后一块拼图?
Syndicate宣布推出加密原生社交投资工具Web3 Investment Clubs:1月26日消息,去中心化社交投资协议 Syndicate 宣布推出首个基于 Syndicate 协议的主流加密原生社交投资工具Web3 Investment Clubs,使用户可以在几秒钟内将任何以太坊钱包转变为强大的投资 DAO。
据悉,Syndicate 的 Web3 Investment Clubs 可以投资代币和 NFT,以及链下初创公司和资产。他们可以附加法人实体、开设银行账户和签发 K-1。它们由 ERC-20 基础设施提供支持,使它们可以与任何 DAO 和 web3 工具(如Gnosis、Snapshot等)进行开箱即用的组合。[2022/1/26 9:12:42]
近期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提出的SBT概念,可能会补足Web3一直以来缺乏「关系」身份的软肋。
简单来说,SBT是一种不可转移的代币,用来构成Web3上代表社会关系的承诺、证书或是从属关系,将一个人或实体的无数特征和成就,以区块链的形式进行标记。而不论是个人或是企业,都能够发行SBT、也能作为SBT的接受者。前述提到,Web3目前的问题在于仅有契约元素,而缺少了关系身份,因此无法完全复制现实社会的金融模式,仅能处理「计算性」的金融活动。但SBT的本质,等于是在链上将「关系」身份补足。比如说,若真的想要进行一个链上信贷,就算不知道钱包地址背后这个「人」的信息,但也能通过对方所拥有的SBT性质,比如之前的还款记录、在银行的总资产、在哪里工作等等,来判断。「关系」身份上的各种特质,都能以SBT的形式存在,而让信贷成为可能。毕竟理论上SBT只要能够完善与银行在提供信贷前对个人身份「特质」的相同调查,链上金融就能跨足到「信用性」金融。至此,Web3涵括信息、契约与身份关系这三大支柱,将能够完美的复制链下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金融制度;甚至连SocialFi这种去中心化社交关系,都能够在链上完善的复制社交图谱,而提供另一种大规模提升协作效率的景象。当然本文的思想实验简化了许多因素,也忽略了许多考量,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也不一定就能够这么一帆风顺、水到渠成,但我们只是逐步推论,回答「Web3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简而言之,结论就是「Web3在使用SBT完善了关系身份后,将成为一个更高效的人类协作系统」。虽然本文仅是从金融活动的角度分析,但长期而言Web3的潜力应是能将链下世界的经济行为、制度规则都能在链上复制运行,提供一个更有效率的协作系统。而未来「关系」身份在引入SBT会何去何从,甚至「关系」身份是否会以Layer2的方式或其他什么技术实践,仍有待业内持续探索。风险提示:根据央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本文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对任何经营与投资行为进行推广与背书,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动态 | Block.one 发布 WebAuthn 示例应用程序:Block.one 发推表示,在 #B1June 上宣布 EOSIO 2.0 支持 WebAuthn 标准,同时在 EOSIOLabs 上发布了一个供社区参考的示例,以演示EOSIO如何支持WebAuthn。它旨在说明基于 EOSIO 开发的应用程序如何为用户生成与 WebAuthn 兼容的密钥,并请求具有这类密钥的用户签署交易。[2019/6/8]
标签:WEBWEB3SBTALIcoinweb交易所合法吗WEB3COINSBTCCURVESocial Capitalism
区块链交易的不可逆特性,一度被形容为是唯一的人类对上帝'时间'的低劣仿制品,然而也正是因为不可逆,导致大量黑客攻击资金被盗无处解决.
1900/1/1 0:00:00Odaily星球日报译者|念银思唐对现已崩溃的加密货币运营商TerraformLabs联合创始人DoKwon的国际追捕将焦点放在了新加坡.
1900/1/1 0:00:00Avalanche介绍Avalanche网络是为去中心化应用提供基础设施的PoS智能合约平台。Avalanche通过创建和实施一个新的共识算法,即"Avalanche共识",
1900/1/1 0:00:00吴说独家获悉,10月8日凌晨,火币正式完成财务对账、交割签字,被香港百域资本旗下并购基金收购,百域资本成为第一大股东与实控人。收购的主要是火币创始人李林的股份.
1900/1/1 0:00:00我们都知道,加密市场因为波动较大,固定利率回报并不常见。对于希望将固定利率负债与固定利率资产相匹配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1900/1/1 0:00:00FortaNetwork是一个实时检测网络,用于区块链活动的安全和运营监控。Forta作为Web3监控赛道中的为数不多的去中心化项目,整体项目设计具有一定创新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