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链 火星链
Ctrl+D收藏火星链

NER:NFT 是潜力投资还是炒作泡沫?看看这个毛绒玩具你就懂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一张 .jpg 卖出几百万美元,NFT 是新的 Beanie Babies 吗?

每次讨论 NFT 时,美国网友和媒体总喜欢带上这个我们有点陌生的比喻。

Beanie Babies 又称为「豆豆娃」,是一种在 90 年代风靡美国的毛绒玩具。对美国年轻人来说,它可能只是尘封在地下室的杂物。但在爸妈一辈眼里,这曾经是一次充满希望的投资,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一阵不容错过的全民狂热。

有人为它在电脑前蹲守至凌晨 12 点;有人走遍全美排队抢购;有人体验过 5 美元买入、5 万美元卖出的激动时刻;也有人雄心勃勃大批囤货,最终血本无归,才发现全都是泡沫。

今天,豆豆娃狂热褪去,变身成为一个流行文化符号。YouTube 上的年轻人在家里翻箱倒柜,希望能找到「让自己一夜暴富」的豆豆娃。HBO Max 在最近推出了一部纪录片《Beanie Mania》,苹果也宣布要以此为主题拍摄新电影。甚至有人将这些毛绒玩具做成 NFT 项目,称这是「我儿时梦想和现代激情的结合」。

图自 Vox

NFT 是新的豆豆娃吗?将它们变成 NFT 有机会引起再一次狂热吗?

1986 年,Ty Warner 创办了玩具公司 Ty Inc.。7 年后,他推出了第一个豆豆娃系列,主要形象是可爱的小动物,特意选用明亮活泼的颜色,售价仅 5 美元,但不温不火没啥人买。

钓鱼链接已发布在/img/2022812150254/2.jpg" />

但真正让它引起狂热的,是人为制造的稀缺性。

Warner 经常以「修改设计」为名停产豆豆娃的某个系列或款式。1995 年,他停产了一款大象玩偶(Peanut the Elephant),将它的颜色从宝蓝色改成了浅蓝色。因为早期系列的产量不多,原版价格后来一度被炒至 5000 美元。

豆豆娃 Peanut the Elephant

各种媒体报道和坊间传闻,都认为他是一等一的「饥饿营销」大师。而《豆豆娃泡沫:大众妄想和可爱的黑暗面(The Great Beanie Baby Bubble: Mass Delusion and the Dark Side of Cute)》一书称,Warner 此举最初其实是出于完美主义,和对细节的痴迷。

高人气视频黑人抬棺副本NFT以 327 ETH成交,约合105万美元:4月9日消息,高人气视频「黑人抬棺」主角团队成员 Benjamin Aidoo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该团队拍摄的加纳喜丧风俗视频黑人抬棺副本 NFTCoffin Dance (Dancing Pallbearers)以 327 ETH 的价格在 Foundation 平台由音乐工作室 3F Music 成功拍下。[2022/4/9 14:14:26]

Warner 还有其他的「骚操作」,比如,他坚持只在独立玩具店出售豆豆娃,拒绝入驻大型连锁的沃尔玛或玩具反斗城。每家合作门店到货的数量都有限,想要买特定款式,你可能要四处奔走排队抢破头。

第一批掀起狂热的成年人粉丝是「足球妈妈(soccer mom)」。她们大多居住在郊区,是中产家庭里的贤妻良母,日常忙于家务和照料孩子。为了集齐全套,她们会特意打遍美国的合作门店电话问库存,再坐飞机去买回来。

这些妈妈就像是追星的「粉头」「站姐」,不仅自己拥有,她们还组成了豆豆娃的重要传播一环。有人自行出版杂志,卖出超过 300 万册;有人开博客密切关注豆豆娃动态,回复邮件解答疑惑;还有人整理价格指南,提供真假鉴定服务。这份热爱,甚至有部分延续直至今天。

豆豆娃每一次的停产消息,都会在官网上预告再公布。人们不确定下一只变得稀缺的是绵羊、骆驼还是鸭子,但转手卖出 5 倍、20 倍、1000 倍价钱的新闻铺天盖地,毛绒玩具的投资价值被一点点吹嘘起来,越来越多人主动加入,想美美地赚它一笔发大财。

Stateful Works发布EIP-1559纪念NFT以奖励开发人员:Stateful Works是一个旨在鼓励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和维护公共物品的项目和发行方,该项目发布即将到来的备受期待EIP-1559纪念NFT。EIP-1559 NFT的设计师是_kitteh,以动图的形式呈现,每件售价0.1559 ETH,其中一件起售价为15.59ETH,这些NFT永远作为对EIP-1559开发者的支持,鼓励开发者们继续进行工作。开发者能够获得的收益在1%至14%之间。例如,一直与核心开发者协调网络升级的Beiko将获得6%的收益。而NFT设计者将获得2%。开发者包括撰写以太坊EIP的人员、修改软件的客户端团队以及研究连锁效应的人员。以太坊基金会开发人员Tim Beiko称:该NFT的主要目的是向所有参与开发工作的人表示感谢,虽然大多数人显然是能够通过开发工作获得收入,但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的机制来捕获创造的价值。[2021/7/22 1:09:12]

当年的豆豆娃网站,对停产系列进行预告

1997 年,豆豆娃跟麦当劳授权合作推出迷你版,1 亿个毛绒玩具,短短一周就被抢没了。有人甚至买了 100 份开心乐园餐,食物不要,只带走玩具——像极了今天大家疯抢麦当劳猫窝和肯德基盲盒的模样。

跟麦当劳合作的豆豆娃

同年,紫色小熊 The Princess Beanie 诞生了,它的胸前有一朵白色玫瑰,标签上写着纪念戴安娜王妃的小诗。一开始因为产量不足急着发布,合作门店被告知只能订货 12 只,这个消息被误读为「超级限量版」,又是一轮疯抢。

Topps将推出2021 Topps系列1棒球NFT收藏品:Topps公司今天宣布,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和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员合作,发布2021 Topps系列1棒球NFT收藏品。该NFT收藏品将于4月20日1PM(ET)推出。(businesswire)[2021/4/12 20:11:24]

戴安娜王妃前管家 Paul Burrell 跟豆豆娃的合影,图自 GettyImages

对豆豆娃的集体狂热,在 1998 年前后达到巅峰。

这年,Ty Inc. 的销售额超过了 14 亿美元。调查数据显示,64% 的美国人都拥有至少一只。豆豆娃也被认为见证了互联网热潮的兴起,它的买卖交易占 eBay 全年总销售额的 10%,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商的普及和发展。次年,Warner 挤进了福布斯富豪榜前 400 位,身家预计达到 50 亿美元。

豆豆娃的创造者 Ty Warner,员工称他为「毛绒玩具界的乔布斯」

另一边,世界变得相当魔幻。有夫妻离婚要求财产分割,蹲在法庭现场分豆豆娃;假冒伪劣山寨版豆豆娃出现了,还有人自称修理师,甚至有因这些毛绒玩具引起的凶杀案……

离婚分豆豆娃是真有其事,图自路透社

NFT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涨幅为5.40%:金色财经行情显示,NFT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涨幅为5.40%。16个币种中10个上涨,6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ENJ(+32.27%)、LAR(+23.52%)、MANA(+11.86%)。领跌币种为:MEME(-19.54%)、HDAO(-1.56%)。[2021/3/4 18:14:27]

但随着产量不断扩大,「饥饿营销」渐渐玩不动了。1999 年底,Warner 再一次尝试搞大事情,宣布要在 20 世纪的最后一天停产豆豆娃全系列。消息放出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二级市场竟然毫无反应。泡沫,就这么破灭了。

销量下跌,价格跳水,投机炒作的成年人纷纷作鸟兽散。电视剧演员 Chris Robinson 是其中一个血本无归的「苦主」,他为豆豆娃砸了大概 10 万美元。原本想把 5 个孩子的大学学费赚回来,却赔个精光;现在,他只能跟家里的 2 万个毛绒玩具坐着干瞪眼。

Robinson 后来将自己的破产经历拍成了一部短片

幽默作家 Dave Barry 称,豆豆娃原本是孩子们的有趣玩具,却被成年人变成了「一种痴迷的、可笑的、过度商业化的所谓爱好」。而市场历史学家 Jeremy Grantham 指出,在豆豆娃的价格螺旋式上升、跟价值脱节的一刻,它就变成了泡沫。

这是人类性格的缺陷。无论你多么聪明,没有人能逃过泡沫。

阅读《豆豆娃泡沫:大众妄想和可爱的黑暗面》时,畅销书作家 @_ElizabethMay 发了这么一条推文:

我正在读一本关于豆豆娃的书。如果你将里边提及「1 号熊」的每一处都换成「无聊猿 NFT」,这就是一本关于 NFT 的书。

推文点赞了 1.2 万次,转发 2007 次。路过的网友,在评论区开展了七嘴八舌的怀旧和松散讨论。

有人称 NFT 就是豆豆娃的同款局。另外一些认为,NFT 甚至还不如豆豆娃——豆豆娃可爱又舒适,即使今天翻出来不是价值连城,还可以洗干净给小朋友当玩具,而 NFT 抓不到也摸不着。还有的人,迫不及待想听关于 NFT 的离婚故事。

HBO Max 的豆豆娃纪录片《Beanie Mania》,有网友称,这也很像在讲 NFT 的故事

开发者 Rik Nieu,尝试从几个角度分析了 NFT 跟豆豆娃的相似之处。

他认为,从整个市场来说,两者都有不断涌现的新设计。具体到某个系列 / 款式 / 项目,都以数量有限制造稀缺性(比如无聊猿 NFT 只有 10000 个)。都通过互联网或媒体报道进行炒作营销,有触手可及的分销渠道,也有吸引同好的社区(Discord、Twitter 和 DAO 等)。

Vox 的编辑 Emily Stewart 进行了补充——都有一种无节制的乐观主义,都狂热冲动要拥有某件物品并坚信它们会升值;同时,这两个领域都遭受和犯罪的困扰。

网友:只要有大 V 发条推文,现在买 NFT 的人就会觉得当年豆豆娃是一项绝好的投资。

今年 34 岁的 Arthur Suszko,是豆豆娃爱好者和 NFT 收藏家。在他看来,今天的 NFT 跟 90 年代的豆豆娃狂热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为此推出了一个 NFT 项目,自己保留豆豆娃实物,但开放买卖对应的 NFT。

一方面,Suszko 称这是「我儿时梦想和现代激情的结合」。另一方面,他也知道 NFT 的狂热可能转瞬即逝,「没有人会关心现在这些可能卖到几十万美元、随机生成的 .jpeg。」

图自:Beanie Baby DAO

今天大多数的讨论,都集中在 NFT 项目的炒作和狂热。但实际上,NFT 本身跟豆豆娃并不具有可比性。

NFT(Non-Fungible Token)是非同质化代币,它使用区块链技术为你标记某个数字资产的所有权,是唯一且不可替代的——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方,NFT 更像是豆豆娃背后的技术,而不是毛绒玩具本身。

相比之下,无聊猿、CrypoPunks 甚至最近周杰伦名下潮牌推出的 Phanta Bear(幻象熊)等,都跟豆豆娃更具有可比性。

Phanta Bear(幻象熊),图自 The Finery Report

NFT 项目可能来来去去,价格暴涨或暴跌,有的形成泡沫,有的掀不起水花,但底层技术一直都存在:NFT 技术清楚知道某张像素风 .jpeg 属于哪位土豪,也会记住它一路的交易记录,具体是经历了几次转手,如何从 6 美元变成价值 600 万美元……一切都有迹可循。

NFT 的潜力还不止于此。

它可以是艺术永生的一种方式(比如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也为创作者带来激励(每次转售都会收到分成),它还可以是一种身份证明、某个社区的准入门票,或解锁某种参与和投票权。

至于天价买入 NFT 艺术品傻不傻?见仁见智吧。

消费文化中的收藏一般分为 3 个阶段:获取、拥有和转售。都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么站在艺术鉴赏的角度,它对你的价值是主观的、由你决定的。如果你出于跟风想拥有,那也不算亏,因为今天一些 NFT 项目已经像 1630 年代的郁金香一样,成了社交身份象征。

但如果你只是为了投机投资,眼红别人赚差价盆满钵满,那注意了:一旦找不到接盘侠,狂热散场时,你很有可能会成为那个在家里跟 2 万只毛绒玩具干瞪眼的 Robinson。

图自 the HUSTLE

经济学家 Robert Shiller 曾经在《非理性繁荣》一书写道:「投机性市场的扩张,往往跟大众的看法有关——他们认为未来比过去更光明、更确切。」

抛开炒作的成分,当年狂热买入豆豆娃的人们,可能对千禧年和互联网抱有美好的寄望。而今天大家跟风追随 NFT、区块链、加密技术、web3、去中心化、元宇宙……大概也因为对这些名词所描述的未来有所期待。

对了,在交易平台 OpenSea 上,还有另一个复刻 90 年代豆豆娃狂热的 NFT 项目,简介写得讽刺又有趣。它说,用 Bubble Beanies 重温 90 年代的狂热吧!

标签:NFTBEAANINERNFTDAOYield BearAnimal Friends UnitedMinereum

币安交易所app下载热门资讯
元宇宙:80后的QQ秀 15后的元宇宙

资本密集投资虚拟人背后,是虚拟形象在从偶像IP下沉到普通人。从Gartner曲线来看,这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应用拐点。虚拟人,正在成为2022年的第一个风口.

1900/1/1 0:00:00
NFT:金色Web3.0日报 | 排名前列的以太坊巨鲸买入326万枚GALA

1.DeFi代币总市值:1490.52亿美元 DeFi总市值 数据来源:Coingecko2.过去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52.

1900/1/1 0:00:00
INT:你买的NFT盲盒 其实可以被随时调换

作为 NFT 爱好者,每当有知名 IP 爆款或新品上线 Mint 时,我和我的小伙伴总是第一时间冲在前线。Mint 后,大多 NFT 都会以盲盒形式存在数天才会开盒.

1900/1/1 0:00:00
元宇宙:收购黑鲨抢入口只是开始 腾讯四大BG系统布局元宇宙

亏不亏钱很重要吗“布局元宇宙一定是系统的工程。”一位人士告诉竞核。拆解下来,从硬件、软件、操作系统,腾讯会逐个深度布局。经过大半年调研,腾讯终于开始落子硬件抢占元宇宙入口.

1900/1/1 0:00:00
CHA:基建的浪潮席卷繁荣的区块链生态

区块链加密市场两大巨头BTC和ETH。截止1月12日,加密数字资产总市值为20万亿美元,其中BTC和ETH分别占市场总值的40.2%和19.2%.

1900/1/1 0:00:00
PUN:读懂NFT估值框架CACAU:从文化、美学 、社区 、资产和实用性切入

艺术块的聚集,资料来源:苏富比2021 年标志着 NFT 的兴起——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年!在这很短的一年时间内,我们见证了艺术创造力、技术创新和资金流入等在该空间的爆炸式增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