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和其他公链,都在尝试利用多链结构扩容,例如以太坊2.0可能实现的同构分片、波卡正在实施的异构分片、COSMOS的跨链结构。而雪崩协议等网络,在多链结构里更细化的定义了功能分层和功能模块化实现扩容。
这些都是庞大且长远的设计,波卡还在经历插槽拍卖、COSMOS还在建基础设施,其余的链的技术进展和生态建设也还处于初期状态。
对于其他更聚焦于扩容的项目来说,也可能会更聚焦在单个网络结构里,例如在layer1实现分片,代表项目是Near。从长远来看,layer1的扩容(例如分片)是必然。在这些网络兼容EVM后,Defi等DApp都可以快速的迁移到网络上,如果解决资产的转移问题,这些网络都会成为以太坊的扩展网络。
金色午报 | 6月16日午间重要动态一览:7:00-12:00关键词:巨鲸地址、Brave、摩根大通报告、Compound
1. 持有超1000枚BTC的巨鲸地址已达1882个。
2. 隐私保护浏览器Brave完成新一轮升级 提高了隐私保护。
3. Aeternity Blockchain启动1亿欧元区块链基金MMC。
4. 摩根大通报告:比特币市场结构比货币、股票、国债和黄金更具弹性。
5. 隐私基础设施项目NuCypher成立NuCypherDAO自治组织。
6. DeFi项目DMM介绍治理代币DMG分配方案:总量为2.5亿枚,其中30%将售出。
7. Dash投资基金会购买实物黄金作为战略的一部分。
8. Compound超越Maker成为DeFi市值最高的项目。[2020/6/16]
那DApp需要什么样的layer1呢?前置的原则是2个:
金色相对论 | 阮宇博:STO有望降低资产流通成本:本期金色相对论中,八维资本创始人阮宇博就“STO来袭将如何影响市场”的问题发表看法,阮宇博表示,从全球各类资产的投资来讲,处于周期尾声,流动性紧缺时的获利机会。不论是从技术、人口、自然、制度变迁的角度切入,还是采用债务、房地产、库存周期的视角分析,18-19年都是一个风险资产面临下行压力,投资主逻辑转向追求资产流动性的时期。而美债收益率飙升,将通过定价机制传导到股、债、汇、大宗、房地产市场,造成全球风险资产的共振下跌。
单从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的角度来讲,之前我们经历了1.0比特币引领的转账支付,2.0ICO引领的股权融资,IPO、ICO更多是股权融资,STO偏债权,股债混合。其优势,一是降低监管风险,加强尽职调查。在美国的语境下,适用于监管要约豁免(例如Reg D或Reg S)是合规化的第一步,通过将各国针对KYC和AML的规定写入智能合约,其实有望实现自动可编程的合规。二是全球资产寻求更高的流动性、回报率或alpha。STO有望降低资产的流通成本,获得潜在的流动性溢价。[2018/10/12]
1.解决共识问题带来的性能瓶颈。
金色相对论丨林念龙:一棒子打死PoW是不妥的:本期金色相对论在讨论上,蜂窝联合创始人林念龙认为PoS和DPoS也并非完美,贿赂选票非常严重,安全性也没有PoW高,一棒子打死PoW是不对的,其实PoW是相对公平的发行虚拟币的机制。关于对PoW挖矿资源浪费这一观点的看法,林念龙表示:我很想反问那些质疑PoW的人,没有更好办法的时候,不要去尖锐的指责。光说问题,不说解决办法,“管杀不管埋的做法”,不妥。同时还表示PoW的币种不适合作为用户日常支付手段,更像黄金的储备货币性质。[2018/6/27]
2.尽力打造可组合性。
前文我们提到的同构分片、异构分片,其中分布的片,是一部分节点组成的链。可以理解为划分一些节点成为一个分区,这个分区独立其他分区存在,分别处理任务,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九鼎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孙建:未来的金融是资产数据上链全透明:九鼎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孙建在第三届中国股权转让论坛暨上表示过去的金融是人对人的一对一服务,现在的金融是技术驱动,机器对人服务,未来的金融是资产数据上链,全透明。[2018/4/13]
例如以太坊2.0,如果还依据原来执行分片的路线图,初期可能建立64个分片,而这些分片都最终由信标链来完成交易验证,分片之间的通讯叫做“交联”,如果其中一个分片需要验证其他分片时,才会进行分片间通讯。而因为分片的存在,DApp开发者在以太坊上开发DApp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个分片来做为主要的处理区。
这意味着这个DApp如果需要向其他分片获取数据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冗杂的步骤。在波卡、COSMOS实现的结构也是如此,波卡的平行链就是异构分片结构里的分片,平行链之间的交互是通过中继链进行,但交互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平行链之间去单独定义。COSMOS也是如此。
这样的分片,是一种划定界限的设计,每个分片链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孤岛效应,所以要保证在链和链,或者分片和分片里保持通讯能力,而这个通讯有效且能解决底层数据可用性。也就是DApp需要数据跨片的时候不需要去考虑数据不通用,两边标准不一的情况。
波卡的XCM、COSMOS的IBC都是在做这一件事。
但如果变化一下思路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技术思路。
例如可以在数据库分片的形式之上设计了新的共识机制。可以理解为一个数据库分片+共识的新的分片结构。
这种分片不同于上文提到的定义一些节点作为分片链,而是把加入网络的计算资源全部先切分为不同的分片,分片不是通过链和节点划分的,而是通过随机命令随机分配到已经确定的分片位置里,这些通过命令分出的分片再组成一个个大的分区。
这种预先设定好分片位置,然后动态的将命令分配到各个位置形成分片的方式,需要通过共识来确认最终的状态。这种方式很像以太坊2.0中分片链的混合形式,主导的共识过程需要与信标链的ghost算法实现最终确定性一样。
这样做最好的方式是,可以实现更大的并行,调动所有的资源去使用,而不是固定分区带来的一些边界问题。
其次,可能重要的问题是组合性。
对比以太坊,链上的组合性是智能合约之间的相互交互,例如通过Compound借贷出的cToken等可以在其他DeFi里进行挖矿以及swap。这就代表了DeFi的合约要调用Compound合约去确认cToken。该合约之间的调用是组合性的体现。
如果两者不在同一个网络或者分片里部署,那就很难组合到一起,需要网关的处理或者需要一个映射的智能合约存在。如果没有边界问题,这些组合性就不会被限制。
当然这很明显存在一个链的格局问题。即在整个生态内,更偏向底层的链是否具有普遍性。
这个普遍性的问题,也会影响对如何划分某一层的定义,可以说,分片是一层扩容的选择,但分片在别的网络里,可以是二层结构。
除了技术上的定义和设计外,整体进展可能还和其他一些因素相关。
例如,以太坊的2.0是同构分片,分片的链、节点标准是统一的。但如果不从技术上做考量,从去中心化上做考量,以太坊实现分片,会限制于“保持”和“尽可能做好”去中心化。即搭建分片和搭建节点,节点奖励、后续稳定性都是要求用户自发完成。
而很多公链,直接用合作方或者自建节点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后发先至。这就让以太坊丧失了很多优势,让整个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以太坊、波卡、COSMOS这些庞大的公链结构还没有进展的时候,已经有很多链完成了超车,例如Near、Solana,但发展中的变化依旧很多,以太坊会在2023年会实现分片链,而Cosmos和波卡的发展进度也可能会集中体现在2023年,可以有所期待。
Web3.0 将从开放、隐私和共建三个角度去颠覆 Web2.0 互联网,并打造一个由用户社区主导的去中心化世界,重构互联网流量价值范式.
1900/1/1 0:00:00本文收集了一些加深对区块链、DeFi、NFT、DAO 和其他区块链原生主题的理解的资源和见解。web3体验在Metamask上创建一个钱包.
1900/1/1 0:00:00意大利的环保比特币开采有可能吗?在意大利,环保比特币开采正在成为可能,并为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提供额外支持.
1900/1/1 0:00:00据成都链安【链必应-区块链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监测到的数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 ,攻击类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约1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亿美元上涨约9倍.
1900/1/1 0:00:00头条▌日本央行: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将参考瑞典模式4月22日消息,近日,日本央行支付系统部门负责人Kazushige Kamiyama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1900/1/1 0:00:00近日,元気星空 METACHI与澳门自强文创智库签署战略合作协定,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分阶段开发澳门数字藏品以及澳门元宇宙和数字澳门的建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