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链 火星链
Ctrl+D收藏火星链
首页 > DYDX > 正文

BLU:关于Blur的深度讨论及潜在投资机会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原文作者:JessicaShen,MintVentures?投资经理

本文先对?Blur?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展开讨论,再谈论了从Web3.0??创业和投资角度对我们看到的?Blur?值得学习的点,深挖项目细节,最后简单探讨围绕?Blur?的潜在投资机会。

Blur?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从$BLUR?币价走势来看,市场早期情绪高涨,市场非常期待?Blur?从多维度打败OpenSea,然而我们客观冷静地思考?Blur?存在的挑战时,会发现仍旧存在不少困扰行业的共性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

1.缺乏底层技术创新改善流动性问题

Blur?在一定程度上用代币模型激励了流动性,但缺乏底层技术的颠覆性创新,长期存在被竞争者抄袭甚至超越的可能。目前来看,Blur?的优势在于其产品洞察到了用户的真实需求,推出了方便、好用、直观的产品,用?UI?创新、代币经济学模型创新抓住了用户,但是NFT流动性问题长期看来并没有被根本性解决。若有竞争对手在?Blur?的基础上以更快的速度、更直观的?UI、更专业的产品,推出代币激励更高的模型,可能我们就会看到当年?SushiSwap?和Uniswap的竞争情形。

近期,GemV2也在内测阶段,笔者体验了产品后感受是在?Blur?的基础上做了产品细节优化。虽然?Gem?未来是否发币尚无定数,但从产品角度,GemV2的更新可以在信息刷新速度、展示的直观性、要价功能的配备上已经可以跟?Blur?匹敌,此外还有可以进行“限时”要价、针对某一特征要价的功能。特征要价功能的需求非常确定,许多想要购买含有?Koda?的?Otherdeed?的用户,已经多次对?Blur?提出类似功能的需求,而?GemV2已经提前推出。

Web3.0?产品的护城河是许多投资人和项目一直在思考的问题,Blur?目前的护城河尚不能说是产品本身或是代币模型。Web3.0?的用户粘性对许多产品都是很大的挑战,代码开源的环境中,吸血鬼攻击是随时可能引爆的雷点。反观能够穿越牛熊的一些Web3.0?协议,如Curve、Uniswap、Aave、Compound等,除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之外,稳健的代币模型、不断进取的团队、持续拓宽的生态、用户对协议安全的信任都对这些协议长期留存在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lur?是否能够全方位兼备上述成功的因素,还需要经历时间检验。仅有?UI?和代币模型的改进,且难以摆脱印钞机模式的?Blur,还需要挖掘更多技术或协议层的创新,从根本上建立护城河,才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2.未来参数调整存在流失用户和交易量的风险

当前交易手续费为?0%?,版税最低为?0.5%?,仅针对部分?NFT?强制执行版税。这一规则是短期的?Go-To-Market?策略,长期来看协议不可能一直维持?0%?交易手续费,未来若?Blur?想要更多地支持?NFT?创作者和社区,灵活版税政策未来也有可能进行调整。这些调整都是在根本上增加了交易者成本,增加?NFT?市场的摩擦力,当成本提高后,而?Blur?的代币激励也消失后,用户还是会用脚投票选择成本更低的交易市场,Blur?届时的成本优势是否还存在对于其竞争地位尤其关键。

3.代币补贴结束后的竞争格局变化

Web3.0?许多项目都不得不面临代币发行有限而补贴终有发放完毕的一天,印钞机模式若持续,又会给代币带来大量抛压。Blur?也将会有空投发放结束之时,如果协议设计、代币模型维持现状,那么可以预期届时流动性会降低不少,市场会质疑?Blur?是否能与?OpenSea?相抗衡,从而对预期和估值产生下降影响。代币补贴模式的可持续性也会是?Blur?潜在的风险点之一。

4.第二季空投预期过高

第一季代币空投给到许多?NFT?玩家极高的奖励,高昂亢奋的市场情绪有利于市场对项目的信心,会直接反应在代币价格中。然而我们发现第二季代币空投总量分配仅有?10%?,少于第一季的?12%?,且预期更多的用户参与“刷空投”活动,其中不乏专业的打金工作室,根据官方代币经济学文档,推断在?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第二季空投代币的解锁。

。明显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在第二季空投发放时,感受到现实与预期的落差。同时,代币价格若在空投大量抛压预期下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市场?FUD?情绪,增加情绪的落差感,导致用户和代币持有者对项目产生信心动摇。

5.代币价值捕获能力较弱

目前来看,Blur?的代币价值仅在于协议治理权、提案权等,协议尚未有收入,因而也没有收入分享给代币持有人的机制,代币价值捕获能力较弱,对其币价上升空间产生压力。在路线图中,Blur?暗示了“F-Switch”,意为“费用开关”。倘若今后打开协议收入,并通过一套机制设计将收入分享给代币持有人,有机地促进协议业务增长、生态拓展,同时有利于稳定币价,那么?Blur?的长期发展前景会更广阔。

灰度旗下关于BCH和LTC的单一基金获得FINRA公开报价批准:加密资产管理公司灰度投资GrayscaleInvestments宣布旗下基金产品GrayscaleBitcoinCashTrust和GrayscaleLitecoinTrust现已获得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公开报价批准,场外交易代码分别为BCHG和LTCN,分别成为首个与BCH或LTC挂钩的公开上市证券。不过,在获得美国信托公司DTC资格之前,这两种证券将不会开放交易。灰度投资称,预计BCHG和LTCN将很快获得DTC资格。注:BCHG和LTCN分别是该公司第五、第六种获得公开报价批准的投资产品。[2020/7/21]

机遇

?1.宏观市场及?NFT?行情改善

NFT?市值和交易量目前集中在以太坊上,与以太坊市场情况及加密货币市场整体走势高度相关。随着加密货币市场情况不断改善,NFT?市场预计随之回暖。尽管市场在下个牛市到来前还将持续震荡筑底,但?NFT?市场已经经历过?2022?年的各种大跌行情,蓝筹?NFT?项目的生命力在各种危机后愈加显得健壮,YugaLabs和其他蓝筹项目方给社区带来的各种新活动和新预期,也预计会给行业持续带来新的叙事。

NFTGo?在《NFTAnnualReport2023?》中提到,?2022?年以太坊上全年?NFT?交易者总量为?1.87?M,而?Dune@sixdegree?数据显示?2022?年以太坊上活跃地址数达?48.16?M,是?NFT?交易者数量的?25?倍多。熊市期间?Blur?的空投、发币已经让许多?NFT?圈外的用户更愿意加入到?NFT?的交易和炒作中。Blur?也已经在项目早期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度,若?Blur?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随着牛市到来,NFT?交易市场的头把交椅带来估值的提振可能会给$BLUR?价格带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赛道竞争优势助力业务横向拓展

自?Blur?10?月底上线以来,期间的累计交易量已经领先?OpenSea、X2Y2、LooksRare等主要交易平台,发币后持续空投预期预计还将继续刺激?NFT?交易量集中在?Blur?平台上。当用户的交易习惯、NFT?使用习惯倾向于首选?Blur,Blur?有望在代币激励结束后留存大量?NFT?专业交易者和巨鲸用户。

在Blur?路线图中,笔者解读出?Blur?对?ERC?1155?领域交易、打开费用开关、流动性项目方向拓展的想法,“含糊其辞”的路线图似乎暗示了?Blur?未来还将进一步在?NFT?生态中横向拓展业务,从中一窥?Blur?成为一站式?NFT?基础设施的野心。官网中还有对?NFTAPI?申请的表格,许多?NFT?协议和产品也都等待着?Blur?开放其?API?端口使得?NFT?报价更加准确,交易、清算的流动性更加好。

OpenSea?近期调低交易手续费、变更灵活性版税的规则,让市场更加确信了?Blur?对?OpenSea?产生的威胁。两者横向比较来看,OpenSea?更类似“多链?NFT?大型超商”,侧重于?NFT?一级发行和不同种类的?NFT?的展示,适合作为?NFT?新手小白登录?NFT?的第一站,而?Blur?定位在“NFT?专业交易工具”,侧重于专业级别的交易买卖,适用于?NFT?老手、巨鲸、做市商等专业玩家的市场。二者定位重心不同,导致了目前?OpenSea?的交易者人数仍旧是最多,但?NFT?的二级交易量整体占比更高。Blur?第二季空投结束后,二者的交易量情况、交易者人数仍需要持续关注,会是竞争格局的重要指标。

3.代币经济学模型存在各种业务增长、代币增值可能

从本质上来讲,Blur?与?OpenSea?最大的不同在于?Blur?是一个内嵌了代币经济系统的?NFT?交易市场。ChirsDixon和?FredEhrsam曾在?2017?的访谈中提到,代币是一个针对扩张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当一个新的网络平台还没有足够多的网络价值的时候,用财务激励和吸引早期种子用户,然后这种财物价值会慢慢收窄,因为网络价值已经逐渐增长。这也是为什么?Blur?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弯道超车,与?OpenSea?平起平坐的原因。内嵌了代币模型的?NFT?交易市场使得每个参与者都可以直接在这个平台中获得激励,分享共建产品后产生的网络效应红利。未来代币空投激励、社区激励还将持续一段时间,Blur?逐渐积累的用户数据和网络效应将加固社区对产品的信任和用户使用习惯,从而持续产生正循环。

从微观上来看,$BLUR?公布的简单的代币经济学文档,为?NFT?社区去中心化治理留了许多开放性选择。在治理机制中,Blur?设置了三个委员会来协调治理过程,其中激励委员会负责管理协议给社区的激励,工作范围包括提供做市商流动性、社区代币激励等,同时也提出如果当前激励预算使用完毕,可以通过治理申请更多激励分配。

动态 | 比特币协会创始主席反驳关于BSV“专利流氓”的指控:“比特币耶稣”Roger Ver在推特表示,准备就专利起诉每个人是裙带资本主义的确切定义,也是我不想与Craig Wright、Calvin Ayre或BSV有任何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比特币专家Steve Patterson评论称,如果没有专利流氓和诉讼,BSV可能会有更多的盟友。这是糟糕的生意。比特币协会创始主席Jimmy Nguyen反对关于“专利流氓”的指控,他表示没有这种情况,因为每年花费数百万英镑支付科研人员工资来研究发明和专利、并且支付律师建立世界上规模最大、复杂的区块链知识产权项目之一是非常有意义的……“专利流氓”的指控是荒谬的。注:裙带资本主义(Crony capitalism)也称为权贵资本主义,是指权力与资本合谋,以霸占和垄断社会的财富,断掉非权贵(尤其指广大中小企业)通过勤劳与智慧公平获得财富的出路。[2020/2/3]

创始人@PacmanBlur在采访中曾提到对代币价值捕获的思考,市场中对于?Blur?协议采用?VotingEscrow?模型来进行更多价值捕获的讨论已经出现,我们也了解到?Blur?有意往?veToken?模型发展,未来若代币价值捕获协议收入,同时协议稳居交易市场领先地位,那么代币估值将有更多增长空间和动力。

我们从?Blur?项目学到什么?

Web3.0创业

产品设计的多处细节体现了团队对?NFT?市场痛点的深刻认知、对用户需求的清晰了解。Blur?贴心的产品设计吸引了大量?NFT?频繁交易者和巨鲸用户,针对?NFT?流动性准确的营销激励模式和空投预期将大量非?NFT?领域的?Crypto?用户的关注力集中起来,持续的空投预期和功能更新不断昭示着?Blur?进一步“改变用户习惯”和颠覆?OpenSea?中心化平台的野心。

1.清晰了解市场需求,打造真实解决市场痛点的产品

Blur?于?2022?年?10?月?19?日正式上线,此后好评如潮。除了其他交易市场、聚合器也具备的空投预期、挖矿机制等,Blur?的主推产品特色是速度、?0%?交易手续费、合集出价功能。极为朴素的功能细节,却在产品层面把?NFT?交易市场效率拔高了一个层次。Blur?多个产品细节配合前期?Go-To-Market?运营策略的组合拳让对手们看起来从未真正了解用户和市场。

速度:Blur?的速度优势主要体现在?UI?界面对交易进行中的信息刷新速度,挂单的信息刷新速度。朴素的功能却是?Blur?能在红海的?NFT?交易市场突出重围的杀手锏。

?图片来源:BlurMirror

这个看起平平无奇的功能,对于专业交易者、频繁交易者而言极为重要,也是?Blur?赢得用户的关键。在?FT?代币的交易市场,价格刷新速度已经不是用户敏感点所在,因为我们默认各家交易所的数据更新速度都差不多,不会造成很大的套利差,但在?NFT?交易市场,市场不得不接受原有几家交易平台缓慢的报价信息。

MichaelLewis?的《高频交易员》描绘了华尔街的高频交易员为了更高级别的信息传输速度,不惜斥巨资铺设光纤线路,速度对交易盈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普通的?NFT?交易还没有发展到高频交易的内卷阶段,但是?NFTMEV和?NFT?机器人已经证明信息流速度能够创造巨大价值。因此,当?Blur?带着最快的信息流速度横空出世时,给用户带来了碾压其他平台的交易体验,频繁交易的?NFT?炒家、巨鲸快速而自然的切换了交易市场的使用习惯。Blur?可以说是第一家真正意识到信息流速度对于?NFT?交易重要性的平台,也因此快速赢得了市场。

成本

Blur?也尽力为用户提供交易成本最低的环境。降低成本是最直接解决流动性的方法之一。交易手续费、版税、GasFee?和?NFT?本身的价格构成了交易者的主要成本。除了流动性,用户对交易成本的敏感性也是极高的,市场会用脚投票,选择成本最低的平台。本文就交易手续费和版税展开讨论。

交易手续费

Blur?上线至今一直主打?0%?交易手续费,对于?OpenSea2.5%?、X2Y20.5%?、LooksRare2%?、SudoSwap0.5%?的交易手续费都是一个极为有力的打击。对于卖家来说的确可以将手续费通过?NFT?自身价格转嫁给买家,但是降低交易手续费本身在市场中起到了促成交易的作用,拉近买单卖单的距离。未来?Blur?可能会在社区决议下提高交易手续费,但是短期内仍旧会维持这一水平。

公告 | 关于BCH硬分叉可能引起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提示公告:由于Bitcoin Cash(BCH)将于新加坡时间2018年11月16日00:40发生硬分叉。火币全球站特提醒广大用户,BCH硬分叉可能引起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请注意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2018/11/15]

版税

Blur?在?2022?年?10?月公开上线时,不强制执行创作者版税,卖家可以将版税最低设置为?0%?,也可以按照原有创作者版税方案执行,但是对于支付?0.5%?版税的交易者?Blur?明确会给与更多空投以鼓励这种行为。言下之意,Blur?支持创作者,但也深知降低版税也是促成交易的关键点。后期?Blur?将版税规则调整为最低设置成?0.5%?,虽然标准线上升但没有引起社区对于X2Y2反复更改版税规则时候那么大的争议。

代币发行后,Blur?也很快宣布了新的版税规则,从吸引创作者角度出发,反击?OpenSea?对?Blur?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政策。

前情提要:

2022?年?11?月,OpenSea?上线了交易市场黑名单工具,NFT?创作者可以选择使用该工具,以屏蔽在不强制执行版税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但好处是?OpenSea?会对采用该工具的?NFT?合集强制版税收取,不采纳该黑名单的?NFT?合集可以在多个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但是?OpenSea?不会对买家强制执行版税。这一举措让许多创作者陷入两难境地,若选择?OpenSea?的黑名单,版税收入比例得到了保证但是会牺牲?NFT?在?Blur、X2Y2等交易市场中的流动性机会,若选择了多个平台的流动性,就不得不牺牲部分版税收入。

2023?年?1?月,Blur?使用?OpenSea?的?Seaport?协议,巧妙绕过了上述黑名单工具的政策,意味着新发的?NFT?可以在采用?OpenSea?黑名单工具的同时,在?Blur?上进行交易。如此一来,NFT?创作者们可以在?OpenSea?上征收全部版税,同时也可以在?Blur?上进行交易。

Blur?最新的版税政策给了?NFT?创作者提供了?3?种选择:

选择一:不采用?OpenSea?黑名单工具的新?NFT?合集,Blur?对这类新?NFT?执行最低?0.5%?的版税保护;

选择二:采用?OpenSea?黑名单工具的新?NFT?合集,Blur?对这类新?NFT?同样执行最低?0.5%?的版税保护;

选择三:NFT?合集若完全禁止在?OpenSea?上交易,Blur?会强制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

此外,Blur?还讽刺性地给出了目前尚不可执行的“选择四”:若?OpenSea?停止黑名单工具,Blur?会与?OpenSea?一同执行完整的创作者版税政策,可以看作是?Blur?隔空喊话?OpenSea?取消黑名单政策。

细思其中的博弈逻辑,看似是“版税之争”,实则是价格拉锯战,因为当版税政策一致时,两个平台成本端的竞争就直接落到了交易手续费上,届时谁能够在价格战中坚持更久就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用户和交易量。Blur?采取的代币模型激励及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在?NFT?社区参与治理、国库资金投放、流动性激励方面具有更多灵活性,使其在吸引?NFT?社区和创作者方面更加具备优势。

图片来源:BlurMirror

UI?展示:Blur?为?NFT?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交易信息,降低用户在不同平台间切换的时间成本,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数据看板的精细优化则为?NFT?交易者的决策提供了更好的辅助,利于交易频次的提升。

NFTGo?在其最近发布的《NFTAnnualReport2023?》中总结到,NFT?专业交易者的习惯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本先在社交媒体发掘项目,然后去?OpenSea?完成交易,发展到如今是发掘项目后,通过数据分析平台、聚合器调查后再进行交易。

Blur?的?UI?界面类似?Bloomberg,为?NFT?交易者提供了多维度的交易信息,包含历史交易走势、交易深度、挂单信息、要价情况以及?NFT?合集自身的基本信息,包括发行总量、版税比例、持有者占比等。一览无余的?UI?界面使得交易者不再需要去多次对比其他交易市场、数据分析看板的信息,也无需跳转多个页面获得判断交易所需的信息。在设计方面,Blur?专业化的展示体现了团队对?NFT?交易者细致入微的了解。

横向比较来看,同属聚合器赛道的?Gem?以及已经集成到?Uniswap?的?Genie,在产品设计方面差距甚远。交易者仍需跳转多个界面获得数据和信息,看似更全面的信息展示,实际存在较高的信息冗余,用户选择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交易摩擦,降低了交易频率。其中,Gem?的展示界面直接集成了DuneAnalytics的数据展示、Bubblemaps?的持有者地址的图谱功能,数据的全面性不错但直观性欠佳,且数据真实性也完全依赖第三方。相比之下,Blur?仅提供了有限的信息和数据,但是聚焦在?NFT?交易的关键信息上,信息的直观性、可读性更高。Blur?团队对?NFT?用户交易习惯的了解、对?NFT?行业痛点的认知,都体现在了专业和贴心的产品设计中。

动态 | 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协会发布关于BCH硬分叉的警示:据COINPOST今日报道,经日本金融厅认定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协会JVCEA呼吁用户注意BCH即将硬分叉,并确认货币到账信息。这是该机构第一次宣布有关硬分叉的声明。此次声明中,该协会没有使用“硬分叉”一词,而是使用了“大规模更新”,警告用户注意临时转移记录的正常操作中可能发生故障,并且特别关注货币的发送和接收。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2018/11/13]

Blur?持续改变?NFT?行业交易范式的野心从近期?UI?优化中可见一斑。当前的?UI?设计简化了用户的交易流程,但其业务版图目前仅覆盖了交易市场,重心更多在?NFT?的二级交易,NFT?初阶用户一开始还是会将?OpenSea?作为跨入?NFT?世界的第一站,因为?OpenSea?有其更加?NFT?小白友好、多链、多品种的优势。Blur?在?2023?年?2?月?17?日,更新增加了“Trending”看板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Blur?上看到近期火热的?NFT?项目,将?NFT?市场更一线和更早期的交易信号也纳入展示范围。

我们可以看到?Blur?在朝着?One-Stop-Shop?一站式平台的方向发展,协议中积累了大量用户后,当用户使用习惯逐渐养成后,配合不同业务的交叉销售,Bulr?对?NFT?市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加。

图片来源:Blur?官网?BAYC?系列

合集出价功能:Blur?除了拥有和其他竞品一样的扫货、批量上架等功能以外,其针对一个?NFT?合集推出的出价功能赢得了众多?NFT?专业交易者的喜爱。

其他交易平台上的出价功能仅能针对单一?NFT?或者干脆没有该功能,抽象类比到?FT?的交易中,意味着市场中只有卖单信息是透明公开清晰的,但交易者对某一?NFT?合集的买单需求情况是没有清晰了解的渠道的。Blur?的合集出价功能填补了这一关键的市场信息、功能空缺。在设计该功能时,Blur?也开启被盗?NFT?保护功能,避免被盗?NFT?被出价买走的情况。

Bid?功能使得用户可以直接用ETH资金进行出价,省去了在某些平台需要将?ETH?兑换成?WETH?再进行交易的繁琐流程,进一步节省了用户的交易时间。

2.利基市场产品定位,反而掌握了市场核心用户

因为?UI?界面酷似?Bloomberg、具有代码风格,Blur?的?Pro-Trader-Friendly的特色非常鲜明,但这也与其初期产品定位在服务于?NFT?专业交易者、NFTFlippers?的利基市场有关。在?NFT?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以太坊上蓝筹?PFP?资产为主、大量腰尾部?NFT?资产为辅的格局,用户群体中也逐渐形成了一批经验丰富的?NFT?炒家、专业交易者和做市商,这部分人群虽不是推动?NFT“MassAdoption”的一线力量,但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蓝筹资产、对?NFT?炒作/Flip?的专业经验、且是行业流动性的主要来源。这部分利基市场也是?NFT?市场中最活跃的玩家,掌握了这部分用户,也意味着掌握了?NFT?中最核心的用户群体。NFT?用户市场众口难调,Blur?没有选择更多小白用户、新用户友好的简单可爱的?UI?设计,选择了代码风格的界面看板,切入专业级的市场,掌握的是更加活跃、资金体量更大、流动性动力更强的高价值交易用户。后期随着用户增长,新用户也有望逐渐转化成为高阶玩家。

对于?NFT?巨鲸、高频交易者、NFTFlippers、专业交易者、NFT?基金、NFT?做市商而言,以往一直缺少比较一站式好用的工具和产品,Blur?的出现为专业玩家解决了这一痛点,专业的细节设计带来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在社区内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得到了用户口口相传的好评。

3.增长优先战略快速攻城略地

创始人@PacmanBlur在公开的采访中曾提到,相比短期内零协议收入,Blur?更加重视早期用户增长和创造给用户带来真实价值的产品,好的产品不会担心长期变现的方式,早期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直观的产品争夺用户。

2023?年?2?月?18?日,OpenSea?宣布短时间内实施?0%?交易手续费的政策,同时对于所有?NFT?合集都采用可调节式的版税政策,最低版税水平?0.5%?,并且取消了对?Blur?的黑名单工具。这一行为已经足以证明,OpenSea?感受到了?Blur?对它造成的巨大威胁,不得不采用更低的费用、更灵活的版税政策来做抵抗。

BitTrade发布关于BTC/LTC/MONA/BCC(BCH)充值地址变更的公告:BitTrade为了提高交易所信息安全,准备在5月30日(周三)变更BTC/LTC/MONA/BCC(BCH)充值地址。由于此次信息安全升级变更了充值地址。在BitTrade进行上记虚拟货币充值时,用户需向新的充值地址充值。在变更前向原地址进行充值的情况,2018年12月31日之前都会显示在用户账户上,用户需尽快变更为新的地址。[2018/5/28]

图片来源:OpenSeaTwitter

4.运营技巧方面,持续的空投预期与产品新功能的节奏完美契合,牢牢锁定用户和市场关注度

??Blur?发币前的运营策略也值得所有创业团队学习。加密货币领域的“空投文化”一直能够吸引较多的流量和关注度,但是能够把代币空投作为工具并把价值发挥到极致的,Blur?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确定性:Blur?发币前第一季的空投分成了三轮,分阶段“调教”用户使用?Blur?平台,Airdrop1?给了参与内测的部分用户,Airdrop2?激励给挂单的用户,Airdrop3?激励给要价的用户。除了第一轮的空投是内测结束后宣布,Airdrop2?和?Airdrop3?均是在活动刷空投前宣布规则,对于通常闭着眼睛盲刷空投的用户来说,确定性是更高的,方向性也会更强,既能够实现?Blur?希望用户体验的功能,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又能够使得用户“劳有所得”。

递进性:第一季的三轮空投,每一次都比前一轮空投量更大,给与更多后入场的用户更多的激励。此外,Blur?在宣布第三轮空投时,同时上线了独家的“合集要价”功能,也给予了这个功能的使用者最多的奖励空投,将空投激励用到了产品新功能宣传和用户习惯强化上。“合集要价”本就填补了市场空缺,而团队运营的巧思使得功能推广轻松实现。

并不是说“空投”都是有效的、有益的,也不是照搬?Blur?的空投模式一定会再次成功。Blur?运营上的成功,在于团队深谙用户对于空投的预期,并利用预期设计了良好的节奏匹配新功能进行宣传,沉淀为长期的社区绑定关系。

5.代币经济学展现团队长期建设产品的决心和DAO治理的愿景

$BLUR?的代币经济学体现了团队长期建设项目的目标和去中心化治理的愿景。创始人@PacmanBlur曾在?TwitterSpace?中多次提到,Blur?的代币经济学设计是由团队与投资人?Paradigm?共同合作设计,借鉴了不少其他DeFi项目的代币经济学模型。从代币经济学文档中看出,团队深知代币是联结社区的桥梁,大部分的代币最终都会分发给社区参与者,其构成如下所示。

51%Blur?社区成员=12%第一季空投+10%第二季空投+29%其他贡献者拨款/社区项目/激励等

团队非常重视社区去中心化参与协议未来治理,给与社区?51%?的代币,也非常重视回馈和奖励创作者、NFT?社区、社区贡献者,代币经济学也为?NFT?创作者留足了激励空间,有利于协议期吸引?NFT?创作者和社区。

图片来源:Blur?官方文档

Web3.0投资

1.Web3.0?急需?MassAdoption?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NFT?诞生于?2017?年,由加密猫?CryptoKitties?的创始人?DieterShirley?提出,为了让市场区分?CryptoKitties?与?ERC?20?的区别,将?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概念推向市场。2018?年?OpenSea?成立,?2021?年末?Gem?成立,?2022?年X2Y2、LooksRare?诞生,NFT?市值在?2022?年曾达到346?亿美金的最高水平,然而?NFT?交易平台中的最基本的买单集中信息展示直到?2022?年第四季度才由?Blur?向市场推出,让身处加密货币投资机构的我再次意识到,行业优秀的创业者太少,真正最迫切需要?MassAdoption?的不是用户,而是优秀的创业者、开发者。

Blur?的创始人近期解除“匿名”状态,公开展示了自己过往的经历。在各种采访和公开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PacmanBlur具有工程师教育背景,?2016?年第一次创业就成为了?YCombinator2016?年冬季批次的项目之一,此后他去?MIT?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时期遇到了?Blur?的联合创始人。2018?年,当他们还在?MIT?读书期间,两人一同创业,并且在?2021?年把公司成功出售。结束了上一段创业后,两人很快就开始?Blur?项目的创业,因为@PacmanBlur自己在?2021?年的时候着迷于?NFT?交易,但作为用户的他觉得市场中缺乏从交易者角度去思考和设计的交易市场、NFT?基础设施,所以产生了?Blur?的想法。Blur?的?10?人团队也是人才济济,包含?7?名工程师曾来自于?Citadel、FiveRings、Twitch?团队,以及?1?名来自?Square、Brex?的设计师。总的来说,Blur?团队具备传统金融行业的交易公司、大型流媒体平台的开发经验和知名公司的设计经验,是?Blur?能够推出广受用户欢迎产品的良好基础,两位创始人过往的创业和合作经历也为再度合作、管理团队、融资做了充分的铺垫。

2.解决行业真实痛点的产品不畏惧红海竞争

Blur?团队于?2022?年?1?月成立,?5?月开始产品内测,?10?月产品公开测试,项目成立一年左右发币。项目的节奏在加密货币圈不算非常快,但是可以看出团队自始就有清晰的产品思路,在熊市大环境下始终保持着开发产品、推出新功能的节奏。尽管在?Blur?上线之前已经有许多?NFT?交易市场率先抢占市场,但行业痛点一直存在,一直未被现存的竞争者所解决。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赛道竞争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但是按照第一性原理,重心更应该在于“解决行业痛点”。如果产品足够优秀,可以改变赛道原有竞争格局,厚积薄发,甚至引领行业的趋势和发展。

都说成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Blur?没有选择在完美的时机上线产品,甚至连发币都没有等到牛市来临。但从结果看,Blur?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甚至成为了熊市期间自主制造叙事的项目。无论产品上线、发币时间是在熊市还是牛市,对于足够优秀的产品和团队差别不会非常大,但对于普通项目可能会有天差地别。这是笔者观察到的所有成功的创业团队都具备的自信。

3.团队认知决定了产品上限

合集要价功能填补了市场信息空白。Blur?的合集要价功能是提升流动性的关键功能,填补了?NFT?市场中巨大的信息空白。之前摆在?NFT?交易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供给明确而需求不清晰,即用户以往只能在其他交易市场/聚合器清楚了解挂单情况,但对于?NFT?的要价需求情况无法掌握,好比在订单簿上交易员只看得到卖一及以上的信息。Blur?的合集要价功能平平无奇,但却给用户提供了直观、清晰的买单要价情况,当信息的空缺被填补,用户交易欲望从根本上提升了。这一功能也极大的方便了掌握大量?NFT?热钱的用户的低买高卖交易。

代币激励“流动性”,而非“交易量”。在多个@PacmanBlur参与的?TwitterSpace?和采访中他都提到,Blur?与其他一些交易市场的代币经济模型的区别点在于,激励“流动性”而非激励“交易量”,后者往往陷入对刷量交易的激励,而使得交易量虚增。作为?NFT?交易市场,“流动性好”的定义是卖家挂单可以快速卖出,买家要价可以快速买入。Blur?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代币激励给贴近地板价的挂单和要价,即那些在市场中帮助“撮合交易”的用户。可以类比理解为,鼓励更多的用户集中资金到“买一”和“卖一”,当价格波动时交易自然发生,流动性激励最终会传导至交易量,但是显然比直接激励交易者更加“有机”。

早期以增长为重,变现对于好产品不是大问题。对于?0%?的交易手续费导致短期内协议零收入,@PacmanBlur的回答是项目早期更加重视用户增长和打磨产品,类似阿里巴巴早期的战略方法,先让利给用户,项目达到绝对的优势地位后,再思考变现途径会是更加容易。创始人的“先增长,再变现”战略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创业项目和团队,但是展现出了他们对于长期建设项目的耐心和信心。

4.投资是个互相选择、共同成长的过程

很多人看好?Blur?的一个原因是资方背景中有亮眼的?Paradigm,但笔者更觉得这个组合是“互相选择”和“共同成长”。团队对于先增长再考虑收入的远见,与?Paradigm?长线投资风格一致,像是两个“长期主义者”的结合。在代币经济模型设计方面,Blur?也与?Paradigm?一同合作,相信在过程中借鉴了不少?Paradigm?研究团队之前在?Uniswap?等其他项目的代币设计经验。两支优秀团队各自发挥优势,帮助彼此成长、互生共赢,互相带来价值的过程,是值得从业者们参考和学习的。

反思在研究Web3.0?一级项目的工作中,时常能听到两种极端的故事:某项目?A:各家知名加密货币基金争抢份额;某项目?B:无人问津,融资?N?月未果。在互相选择的阶段,倒追和被追的故事比比皆是,但从没有“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当下“最合适”的选择。在这个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市场,投资人和项目方都需要衡量好自己的价值和需求。对于投资人来说,确定好自己的投资赛道和方向,同时提升自己能够给项目和行业创造的附加值,能够更加精准匹配标的项目;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每一分融资带来的杠杆效应也不一样,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投资人,在漫漫创业路上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论。

反思在投后项目的跟踪中,尚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加密货币行业从业者整体都年轻,创业者、投资人难说谁更有经验和认知。但无论是哪方,都需要有对行业的长期信仰和耐心,冷静对待市场噪音,有独立自主的判断,不断打磨自己对赛道和行业的认知,给用户和行业带来力所能及的价值创造,相信这个市场不会辜负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的每个人。

围绕?Blur?的潜在投资机会在哪里

1.代币投资

$BLUR?代币当前流通市值约为?3?亿美金左右,全流通市值?FDV?为?25?亿美金左右。根据我们对?Blur?的估值,当前$BLUR?属于偏高估区间,已经包含了市场对?Blur?项目的未来较高的预期。代币投资仍需考虑上述?Blur?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以及宏观因素的转向。

2.NFT?投资

自从?Blur?去年?10?月上线以来,NFT?市场交易量提振不少,流动性增加也使得交易员投资买卖的意愿更强,更多的套利、交易机会随之增加。Blur2?月?14?日开启第一轮代币空投领取的同时,也宣布了第二季的活动,可以明显从数据上看出,交易者们也在积极参与“连环空投”活动,?2?月?15?日交易量较之前有明显增长。预计在?Blur?持续进行的第二轮空投活动期间,NFT?市场还将保持同等热度。

图片来源:NFTMarketplacesDuneAnalytics–SeaLaunch

图片来源:NFTMarketplacesDuneAnalytics–SeaLaunch

更加高阶一些的?NFT?交易,还可以配合?NFT-Fi?工具进行杠杆和风险对冲。NFT?期货产品包括?NFTPerp、NFEX、Tribe?3?等。部分?NFT?交易员为了得到更多的空投,会频繁大量在地板价附近挂单或要价,期货协议可以帮助对冲交易达成后?NFT?价格上涨下跌带来的风险,也可以使得?NFT?投机者在?NFT?市场流动性较好的时候,给交易策略增加杠杆。

当然,许多?NFT-Fi?协议还处于早期阶段,也会存在一定使用成本,投资者需要自行计算,平衡收益与成本后设计交易策略。NFT?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做市商业务也逐渐兴起,在?NFT?市场中也存在庄家拉盘导致散户交易者被套的情况,提醒投资者注意?NFT?交易风险。

3.Blur?及?Paradigm?生态合作

Blur?项目自身的强大也会有反哺合作方以及?Paradigm?投资其他标的的可能。2022?年?10?月底?Blur?刚上线时,Paradigm?与?JustinRoiland?合作的社会实验项目ArtGobblers开启?FreeMint?活动,地板价一度飙升至?14ETH。Blur?的投资人和帮助?Blur?宣传的?KOL?可以直接参加?FreeMint?从中获益。从这一事件看出,Paradigm?和?Blur?关系紧密,不排除未来还会有互相造势、互相贡献流量的运营策略。Paradigm?也曾投资多个?DeFi、NFT、公链、MEV?项目,旗下的项目和产品或许未来还会有与?Blur?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小结

Blur?拥有一支意在真实解决行业痛点和长期建设的团队,在?Paradigm?的长远眼光和代币经济学模型的专业认知加持下,我看到了?Blur?进一步改变?NFT?交易范式、颠覆?NFT?市场格局的未来。

信息来源

Blur?官方?Mirror

Blur?官网

BlurEscalatesRoyaltyBattleWithOpenSea,RecommendsBlockingPlatform–CoinDesk

OpenSeaLaunchesFirstRoyaltyEnforcementToolAmidNFTMarketplaceDrama–CoinDesk

@pandajackson?42关于?Blur?的?Tweet

BlurTokenomics?代币经济学解读–@jessicaxyshen

Blur–theNFTmarketplaceforprotraders|InterviewwithPacman|TokenTerminal

BlurFoundation?代币经济学文档

交易市场概览–NFTGo

NFT?交易市场?DuneAnalytics–SeaLaunch

Blur?空投领取、未来路线图页面

BlurRugsOpenSea–Web3Academy

Blur?代码库

@0x?Prismatic?关于?Blur、OpenSea?的推文

DelphiDigital关于?Blur?的分析推文

0x?Kofi?对于?Blur?的推文

ChrisDixon?与?FredEhrsam?2017?年的访谈记录中文版

致谢

本篇研报离不开?@xuxiaopengmint@fanyayun?的建议和审核。感谢@MasterXDai对产品护城河、NFT?交易市场赛道、代币经济学模型等角度的讨论和思路指引。另外,非常感谢@BTCdayu?对报告的及时指正!

标签:BLUBLURNFTSEABLUEYblur币前景BONSAI Vault (NFTX)SEAH币

DYDX热门资讯
SIGNA:美联储“紧急放水”3000亿美元 能为金融市场“止血”吗?

文章作者:JosephPolitano文章编译:Blockunicorn 在硅谷银行倒闭后,美联储向银行借出了300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这是否足够?自2020年以来.

1900/1/1 0:00:00
SDC:观点:USDC不会像UST归零,Circle损失可能仅有1.98亿美元

3月11日消息,DeFi研究员Ignas发文表示,USDC似乎处于恐慌状态但不会像UST那样归零,Circle已澄清持有的现金数量,现在仅8.2%被困在硅谷银行,但并不意味着钱没有了.

1900/1/1 0:00:00
ASH: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 加到衰退为止

凌晨两点半,你还在我身边,……凌晨两点半,你不在我身边,……你以为,我唱的是,歌手张信哲那首叫《宽容》的歌曲么? 不不不,我唱的是,投资者和美联储的关系.

1900/1/1 0:00:00
WEB3:数藏版“Web3 域名”标价上千 出了平台就没用

从今年1月开始,国内的数藏市场刮起了“域名热”,一些数字藏品平台轮番上线“数字身份”板块,效法区块链公链网络以太坊上的ENS等域名系统,卖起数藏版“Web3域名”.

1900/1/1 0:00:00
BTC:Glassnode:稳定币主导地位重新转向 Tether 投机兴趣导致 BTC 爆炸性反弹

原文作者:Checkmate来源:Glassnode编译:DeFi之道在经历2023年最重要的一周后,数字资产行业在美国失去了三家对加密货币友好的银行机构.

1900/1/1 0:00:00
EFI:数据解读以太坊质押赛道

出品:DODOResearch作者:Bruce以太坊质押率较低,增量空间巨大,LSD市场增长可持续。上海升级将打通LSD产品最后的提现环节,LSD的锚定性和流动性将大幅提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