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链 火星链
Ctrl+D收藏火星链
首页 > 币赢 > 正文

区块链:姚前: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法定货币地位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今年来,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人体验到了数字人民币测试版本;在各大金融论坛中,数字人民币也是不可忽视的热点话题。但是,数字人民币作为主权数字法币,在推进过程中,国内外的政企、民众对于数字人民币的认知程度不尽相同。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界专家学者将人们最关心的数字人民币不断进行探讨。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近日的国际金融论坛2021春季会议上表示,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是在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有必要主动创新法定货币发行和流通方式,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以优化法定货币支付功能,缓解私人数字支付工具的冲击,提高法定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

提高法定货币地位

4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数字人民币评价道:“它的真正用处,是帮助政府看到所有的实时交易。比起应对国际竞争,这与他们自身金融系统内发生的事更相关些。”

姚前:对跨国平台企业征收数字税有助于维护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表示,2020年《OECD/G20关于实现包容性数字税框架的“双支柱”路径的声明》提出的“用户参与”方案认为,用户数据是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以及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业态价值的创造基础,因此赋予了用户所在国向相关数字平台征税的权力,且无论数字平台是否在本国有实体存在。同时,对跨国平台企业征收数字税,亦有助于维护来源地税收管辖权。(贝壳财经)[2020/12/16 15:22:26]

姚前认为,“帮助政府看到所有的实时交易”并非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试验的动机。中国人早已习惯使用的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非现金支付方式,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所有实时交易的透明化,这也引发了数据隐私保护、可匿名性、垄断、监管透明度等问题,数字人民币对于这些问题也进行了优化。

总体来说,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匿名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数字人民币采用的是“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体现了其M0的定位,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控和打击、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声音 | 姚前:国际货币领域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绝好应用场景:11月28日,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在论坛上表示,在国际支付领域,我们有两个层次的期待,一个是期待出现一个具有公信力的不被某一方掌控的全球性的普惠大众的大一统的支付平台,另一个是希望出现一个全球性的数字世界里面的数字货币。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元本位体系,从国际来看,国际秩序的本质是无政府性的,国际社会是自主性的体系,在本质上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计算,共同验证等去中心化设计,以及平权的理念,与国际货币的特征有天然的吻合,国际货币领域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绝好应用场景,可以是存量上的改进和优化,也可以是增量上的全新探索。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各方凝聚共识。(36Kr)[2019/11/29]

对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会挑战美元全球货币的地位,鲍威尔认为总体上不用太担心。姚前认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国际贸易和跨境支付目前大都基于美元展开。尽管有些全球稳定币,比如Libra,旨在解决跨境支付的痛点,但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一定是CBDC的目标,主权货币数字化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

现场 | 姚前:某种意义上而言,数字资产实际上更加可控,监管更加精准:在2019上海区块链国际周·万向峰会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前表示:数字金融发展将模糊场内和场外的界限。数字是价值,数字的流转就是价值的流转。数字金融自由而开放,不依赖传统金融中介,资产数字化将催生金融的零售革命,将带来更具深远的金融变革。Libra提及的百分之百资产准备实际上是交由第三方存管,与央行数字货币不同。央行数字货币不仅仅只是法币的数字化,未来的数字货币需要修补现有货币的弊端,未来的数字货币要超越美元,升级换代。未来自金融模式下传统金融业务将成为智能合约业态,智能合约承载着各种金融业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住了智能合约,就管住了自金融。某种意义上而言,数字资产实际上更加可控,监管更加精准。与其担忧监管的不可控,不如担心监管的过于严格。[2019/9/18]

“长期看,数字货币或数字支付工具的出现当然有可能改变现有格局,但那是数字化进程和市场选择后自然演进的结果。”姚前表示。

声音 | 姚前:央行数字货币可优化支付体系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据金融界消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总经理姚前发文《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的优化及其发行设计》,文章首先讨论了现有货币体系的弊端,指出央行数字货币对优化现有法定货币的支付功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方面,这体现在央行数字货币能减少对私人部门提供的支付服务的依赖,可以减轻央行的监管负担和压力,也可以加强现有法定货币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解决现代货币政策面临的困境,具体包括政策传导的低效性、逆周期调控的困难性、货币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以及政策预期管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应当具有经济状态依存性(economic state contingency),并说明了这一特性是央行数字货币解决现代货币政策困境的关键所在。[2019/3/13]

对于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法币对中国经济是否有更好的管理与控制,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向本报记者表示,数字人民币在短期内不会完全取代现金,潜在的变化比较大,短期内在中国就将会两套货币体系并行,一方面是数字人民币的高效结算,一方面是现行流通的纸币。在中长期看,技术本身的推出和革新,也需要系统的改造升级以及不同系统的协调;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将在中长期显现。

声音 | 央行姚前:去中心化资产交易与中心化交易所并不冲突: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认为,去中心化资产交易具有低成本、准实时、系统稳健等优点,但在性能提升、安全增强、隐私保护、监管接入以及场景挖掘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为监管提供“接入口”,应是各种去中心化资产交易技术方案的“不可或缺”要素。应看到,去中心化资产交易与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并不冲突,两者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传统的中心化交易所也可以采用去中心化资产交易技术,从而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能量,更好地提升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金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2018/7/13]

数字人民币研发重点

姚前在上述会议上指出了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需要考量的七个重点。

首先,技术路线是基于账户还是基于代币?

从公开报道看,数字人民币采用了账户路线,而有一些国家则选择了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技术路线。基于账户和基于代币两条技术路线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实质上代币也是一种账户,只不过是新型账户——加密账户。相比传统账户,用户对加密账户的自主掌控能力更强。

姚前表示:“在2014年,我们就对包括E-Cash和比特币在内的中心化和非中心化加密货币有过深入的研究,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央行早期的数字货币实验与加密货币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期待掌控加密货币的钥匙而不是绕道而走。”

此前,央行曾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开发出准生产级的央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但在落地实施的反复权衡中,最终选择从基于传统账户的技术路线起步。

姚前强调:“我们有必要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央行数字货币也会吸纳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其技术架构体系。”

其次,对于数字人民币的价值属性判定,央行直接负债,还是运营机构负债?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一栏,记录的是终端用户的央行数字货币还是代理运营机构的准备金。

如果运营机构向中央银行存缴100%备付准备金,以此为储备发行数字货币,那么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上被称为合成型CBDC,类似于香港的发钞行制度,这个模式引起了包括中国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很多机构的研究关注。还有一些国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央行直接负债模式。

第三,运行架构是双层还是单层?

目前,双层架构正逐渐形成各国的共识。数字人民币也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姚前表示,双层运营与单层运营也并非二选一的关系,二者兼容并蓄以供用户选择。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直接运行在以太坊、Diem等区块链网络,那么中央银行可借助它们的BaaS服务,直接向用户提供央行数字货币,而无须借助中介机构。单层运营可以使央行数字货币更好地惠及没有银行账户的群体,实现金融普惠。

第四,数字人民币是否计息?计息或会导致存款从商业银行转移到中央银行,导致整个银行体系信贷能力萎缩,成为“狭义银行”。

姚前分析,近年来,各国央行对于CBDC的狭义银行影响似乎已不再那么畏惧。比如欧洲中央银行的数字欧元报告提出所谓的分级计息系统,以可变的利率对不同数字欧元持有量计息,以减轻数字欧元对银行业、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传导的潜在影响。数字人民币目前不考虑计息。

第五,发行模式是要直接发行还是兑换?

货币发行与兑换的区别在于:前者由中央银行发起,属于主动供给;后者由货币使用者发起,属于按需兑换。

央行数字货币的生成是发行还是兑换?取决于它的定位以及货币政策的需要。如果只是M0替代,那么它和现金一样,是按需兑换;如果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过资产购买的方式,向市场主动发行数字货币,则是扩表发行。扩表发行须界定合格的资产类型,以适当的数量和价格进行操作。

第六,智能合约是否会影响法偿功能?

加拿大、新加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开展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均实验了智能合约。

姚前表示,数字货币不能只是对实物货币简单的模拟,而若要发挥「数字」的优势,未来的数字货币一定会走向智能货币。此前由于智能合约安全漏洞而引发的系统灾难的案例,说明该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改进。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应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宜从简单的智能合约起步,逐步扩展其潜力。

第七,监管考量需要在隐私保护与监管合规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KYC、反、反恐怖融资、反逃税是央行数字货币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则要充分考虑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欧洲央行对于数字欧元的公众咨询结果也显示,参与咨询的居民和专业人士都认为隐私性是数字欧元最需要关注的设计特征。

姚前强调,在数字世界中,数字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隐私问题、安全问题或涉及更大的社会治理命题,需要我们做深入的研究。

姚前进一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到法律法规、金融稳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国际金融等更广泛的领域。当前数字美元、数字欧元、数字日元似已蓄势待发,与之相比数字人民币的竞争力在哪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标签:数字货币数字人区块链加密货币中国买卖数字货币违法吗数字人民币的真正目的区块链币在哪个平台交易加密货币市场最新消息分析

币赢热门资讯
区块链:“四问比特币”之二:“挖矿”到底有多耗能?

编者按:5月,“币圈”吸引无数关注。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三大协会发布公告指出,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及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并涉嫌犯罪.

1900/1/1 0:00:00
ROLL:Rollups是中心化的?

前言让我们从一个比喻开始。想象一下我们回到了中学的数学课上。正如中学数学老师往往冷酷的那样,我们的老师递给我们一张表单,上面列着一百道长除法题,每一道都有非常大的数字.

1900/1/1 0:00:00
CAKE:BSC链上项目再遭黑客攻击,“黑色5月”阴云持续? | PancakeHunny被黑事件简析

一、事件概览北京时间6月3日11时11分,链必安-区块链安全态势感知平台舆情监测显示,BSC链上项目PancakeHunny遭遇黑客攻击。据统计,此次攻击事件中,黑客总共获利43ETH.

1900/1/1 0:00:00
CEB:知名密码学家David Chaum致信扎克伯格:选择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挖掘互联网的全部潜力

写于2019年3月21日by著名密码学家DavidChaum 根据他(Facebook创始人MarkZuckerberg)最近关于隐私的公开信,会让我们都相信.

1900/1/1 0:00:00
RON:专访波场创始人孙宇晨:解读SUN.io代币拆分和平台升级背后的战略价值

5月27日,波场TRON生态中DeFi建设的核心项目SUN开启了代币拆分&平台升级计划,升级后的SUN.io将成为波场TRON首家集稳定币兑换、代币挖矿及自治的一体化平台.

1900/1/1 0:00:00
EYE:美国财政部提议扩大加密经纪商报告要交,以打击海外逃税

本文来自?TheBlock原文作者:KollenPostOdaily?星球日报译者?|念银思唐 摘要:-在白宫公布拜登预算案的同时,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的收入解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