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新浪财经,原题《舒时:对中国发展数字货币与区块链的一点思考》
作者:舒时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本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但是现在却面临两头各自发展的窘境。原先的币圈和链圈界线并不清晰,但现在,链圈人士在公开场合,往往有意识地开始与前者保持距离。本文认为,由于中国香港地区资本市场与受监管的合规平台的存在,“币圈”与“链圈”未必需要分离而各自发展。香港地区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发展,可能也会给“洪水猛兽”一个合规的发展空间,这反过来又可以为全球的区块链项目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和交易平台的支持。
币圈:从激情澎湃到讳莫如深
曾几何时,币圈和链圈均是金融科技的两大主题圈。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是建立在区块链的技术应用之上,而区块链也是借助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发家,才逐步为外界所推崇。
随着比特币价格一路创新高,数字货币的风头一直盖过区块链,成为金融科技投资圈的一个宠儿。由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非主权化、自由开放等特点,人们甚至赋予这种数字货币一些特定的含义,中本聪俨然成为金融科技的哈耶克。
风水轮流转,自2017年9起,七大部委的一纸禁令,让中国的币圈迅速降温,进入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
观点:全球加强虚拟货币监管: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就虚拟货币炒作交易提供服务问题约谈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机构,进一步加大了对虚拟货币的监管力度。相关金融机构纷纷作出表态,比特币中国也表示响应国内政策已完全退出虚拟货币交易业务。全球监管者也日益关注虚拟货币市场。韩国将加强对虚拟货币企业运营商的管理,以提高交易透明度,并认为虚拟货币“不可被识别为货币或金融产品”。俄罗斯要求选举候选人披露其加密货币持有、消费和购买情况。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称比特币交易多被用于投机活动,波动过大,且并未被真正用于结算目的。在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看来,比特币是一个高度投机的资产,不是一种货币。(山西新闻网)[2021/6/28 0:11:06]
2019年开始,笔者在与一些币圈人士深入交流过程中,由衷地感受到了数字货币的诞生给投资界带来的巨大震撼。同时也感受到币圈人士那种讳莫如深的无奈。
不少“币圈”和“链圈”的资深玩家以前曾一度认为,混币圈和链圈的都是年轻人,但最后发现,原来不少投资界的老前辈或老朋友亦在圈内,一些做得风声水起,一些却不小心把以前累积的信誉耗尽。
观点:交易所头部效应将会进一步加剧:1月28日消息,TokenInsight指出:目前市面上的期货交易所主要可分为:大型综合交易所、大型期货交易所、合规交易所和新兴交易所。其中新兴交易所如Bitcoinwin为增长迅速和具备创新特色的新生力量。数字资产期货交易量不断攀升,其中大型综合交易所市场份额发生较大变化。未来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将会围绕三类交易所之间进行:现有大型数字资产交易所,传统机构在获得牌照之后成立的交易所,以及去中心化交易所。[2021/1/28 14:13:44]
这是非常有激情的一群人,几乎每个人谈起币圈,都能很快进入自己的角色,并且愿意跟外界分享自己对于这个诞生不过10来年“新物种”的认识。他们相信,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质真的能带来金融变革,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甚至是各国央行的地位,最终带来普惠金融。很多人愿意接受采访,介绍自己从事的区块链及数字资产业务,他们谈得激情澎湃,认为自己是金融科技领域的弄潮儿……
“9.4政策”的威慑
在中国内地,圈内人士为什么谈起“数字货币”便讳莫如深?
需要指出的是,对金融科技的支持政策,中国官方从来不吝啬。早在几年前,中国便已经把发展区块链技术写入了国务院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国金融科技在全球有目共睹,也正是得益于政府的重视。
观点:比特币内存池已回到2018年初泡沫破灭后的水平:Unfolded在推特上表示,比特币内存池现已回到2018年初泡沫破灭后的水平。[2020/10/29]
中国企业也非常重视金融科技,比如我们看到,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早已经在全球布局人才。
但是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常常伴随着一些乱象和风险。比如在数字货币发展的过程中,首次代币发行就面临这样的局面。
由于市场上有些人故意把发展区块链技术、数字加密货币和ICO等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市场从“为技术而融资”,逐步演变成了“为融资而融资”,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变成彻头彻尾的“资”——在他们的蛊惑之下,一些没有任何金融或科技知识的大妈和大爷,仅仅凭着披着“代投人”或者“团队长”外衣的销售人员的三寸不烂之舌,便参与数字货币的投资。
有人听完整整两小时的数字货币ICO推介会后,根本不关心卖的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是数字货币,只问从台上下来的演讲者:我投入的钱什么时候才会翻倍?结果可想而知。
正在是这种背景下,为了阻止事态扩大,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大机构及时发布公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
观点:比特币不会受美联储过度印钞影响 救助计划促使公众转向加密货币:加密货币评级机构韦氏评级(Weiss Ratings)区块链分析师表示,比特币不会受到美联储(Fed)过度印钞的影响。他们本周谴责了美联储以7比1的杠杆率购买垃圾公司债券的最新决定。美联储上个月宣布的救助计划将向企业信贷市场再注入7500亿美元。这些资金将为大公司提供额外的流动性和信贷。但韦氏评级分析师Bruce Ng和Juan Villaverde在7月1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并不能解决美国因冠状病大流行而萎缩的经济。分析师称:“购买与有关联的大型企业债券(如果不是无止境的救助,这些企业就会破产)并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也不能产生因大范围封锁而损失的数十亿利润。”分析师认为,正是这种救助计划促使人们转向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他们接着说:“这就是为什么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将成为未来货币的原因。中央银行正在摧毁世界上主要的纸币,地球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们。”(Decrypt)[2020/7/5]
早期的市场与监管的博弈经常是出现两个极端:监管宽松,市场便“一哄而上”;监管收紧,市场便“一哄而散”。有人用“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来形容这个现象,实在形象。
观点:比特币连续数周收于8700美元上方,“持续看涨”可能性很高:行业研究公司MarketsScience团队的一名加密货币交易员最近分享的一张图表显示,比特币最近跌至9000美元的低点后,目前的交易价格在月开盘价和周开盘价之间,处于一个狭窄的区间。尽管他对这一点的重要性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但表示,比特币连续数周收于8700美元上方,或将继续看涨。(Bitcoinist)[2020/6/14]
需要强调的是,区块链技术、数字加密货币以及ICO三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尽管三者联系很紧密。ICO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借助ICO模式,就某些区块链技术项目向毫无风险判断能力的公众进行不受监管的数字货币销售和集资,就存在大问题。
“9.4政策”之后,ICO在中国内地彻底冷场,监管机构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但许多区块链创新企业也失去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
有受访者在海外市场进行了合法的数字货币发行与投资,但却有意识地将自己置身局外。他们谈起数字货币,用的是“代币”或特别强调其不具备“证券”属性,这已是颇为法律的字眼。从这种谨慎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受访者的担忧,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9.4政策”给行业带来的威慑力量。
随着“币圈”政策收紧,“链圈”人士的言论也开始谨慎起来。一些研究如何让区块链在实体经济落地的研究团队,在考虑是否接受采访时也变得踌躇万分。毕竟在不少人眼中,币圈和链圈的界限相当模糊。
圈内人士说,币圈和链圈本质上并不相同。但问题是,如果把数字货币当作洪水猛兽,很多外行人就会想:那区块链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反映了圈内人士的深层次忧虑:在区块链知识普及率极低的情况下,可能一些一线监管职员根本分不清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区别,为了避免责任上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会叫停或限制区块链的项目。
香港能否给“币圈”生路?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香港这个中国特别的行政区,数字货币正继续成为金融科技投资领域的热点。
2019年10月,香港证监会宣布,将会把以代币为主的虚拟资产管理、基金分销、交易所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准备予以授牌。到2019年11月6日,证监会更进一步发布《立场书》,表示将会再设一个新牌照: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在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密集出台两大利好政策,这无疑给“币圈”和“链圈”人士带来意外之喜。
还记得在2016年左右,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国香港,众多金融从业者还在不同场合公开诘问港府:为什么香港号称金融中心,在移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时代,香港平均每人有2.7部上网装置,却还没有出现类似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便利的金融工具?为什么哪怕是极小金额的跨行转账,还要被收取近200港元的跨行手续费?
但到了2019年,不仅支付宝、微信支付全部入驻香港,而且还多了Paypal等国际移动支付工具,港人可以实现全球市场的移动支付。金管局通过引入“转数快”系统,彻底改变了跨银转账的收费史,且转账额度远超内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在区块链及分布式分类账技术方面,香港在贸易融资、数码身份管理、央行发行数码货币,以及通过DLT进行按揭估值方面都有进展。金管局还颁发了数个虚拟银行牌照,允许科技公司进入传统银行领域。
香港对于金融科技的策略,可以见诸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在2016年的网志,即要采用“风险为本”和“科技中立”原则。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在制定和执行监管框架和规范时,只会根据金融活动或交易的本质和衍生的风险作为基础,并不会因为采用不同的科技而做出不合理的豁免或要求,令市场参与者能在有利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营运,而用户也毋需承受不必要或过大的风险。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这其实是对融资方和投资方都有利的监管原则。
正是在这个原则之下,连经常被香港投资界诟病对新生事物“冷感”“不作为”的香港证监会,也开始积极参与到金融科技的浪潮中,主动出击,这才有了利好币圈和链圈的两个重大政策的出台。
展望:链圈与币圈有望健康共行
香港把以数字货币为代表的虚拟资产管理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并不意味着消除或降低风险——沙盒监管本身就是一种风险防范举措。作为投资者,仍然需要敬畏投资风险!但香港监管机构采取的这种做法,无疑会令国际资本对中国的区块链项目和数字货币项目的投资更有信心,也更积极。
可以想象,在香港证监会的强监管之下,在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沙盒政策下,虚拟资产管理即将在香港成为一个新的门类。全球资本将有合规、合法的管道进入虚拟资产领域。这些资本市场的融资与投资行为,将会变得更阳光、更理性,这对产业是一种“真金白银”的支持。
在香江对岸,链圈形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9年10月24日下午,中央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领导人的话掷地有声。
从这次讲话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于区块链的重视程度将与日俱增。也可以预见,“链圈”将更关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区块链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将从金融科技逐步向更广泛的实业领域渗透并且蔓延。
诚然,在中国内地,“9.4政策”尚未解除,“数字货币”仍然是讳莫如深,但区块链的春天已经来临,资本方期待着它能尽快进入丰收期。
由于香港资本市场与受监管的合规平台的存在,“币圈”与“链圈”未必需要分离而各自发展。香港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发展,可能也会给“洪水猛兽”一个合规的发展空间,这反过来又可以为全球的区块链项目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和交易平台的支持。
所以,未来最可能的结果是:因为香港,币圈和链圈不必脱钩,而是携手共进。
文|冰棒编辑|毕彤彤来源|PANews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美国半个月内两次大举降息,中国则“祭出”了“新基建”神器。各界争议不断,在担心重蹈四万亿覆辙的争辩中,也对新基建逐渐达成了共识.
1900/1/1 0:00:00作者:RogerHuang译者:核子可乐来源:区块链前哨3月16日凌晨,美联储紧急宣布降息100个基点至0-0.25%的水平,并启动一项规模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
1900/1/1 0:00:00作者:Joyce来源:区块链前哨“与Facebook相比,Celo最大的不同是将权力下放。”3月11日,用以太坊和Libra为模型来设计全球货币的硅谷加密创业公司cLabs,宣布了自己的加密货币.
1900/1/1 0:00:00来源:小葱区块链3月14日,CFTC公布了最新一期的CME比特币期货周报,统计区间内比特币价格短暂反弹后再度下跌,并在该统计周期内实现了对于8000整数关口的向下跌破.
1900/1/1 0:00:00“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
1900/1/1 0:00:00近日,全球金融市场下跌严重,引发连锁反应。各国股市、债市、大众商品、黄金,都未能幸免。构成这场危机的因素很复杂,短期为新冠疫情扩散至全球的黑天鹅事件,中期为沙特和俄罗斯石油价格战的矛盾激化,长期.
1900/1/1 0:00:00